历史背景
明治维新之后,大洲城天守阁于1888年(明治21年)被拆除。近年来大洲市出于观光资源的考虑决定启动天守阁复原计划。一百多年过去了,天守阁的雏形模型和当时的外观照片被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,为天守阁复原计划奠定了基础,有力地推动了复原工作的进行。
作为结构技术人员,首要的使命就是在保证大洲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同时,对其大规模木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开发。本文将概括介绍大洲城天守阁在复原设计时的结构设计。
大洲城天守阁结构概要
大洲城天守阁建筑高度为19.15m,一层平面11.8m×13.8m,共有4层木结构和4层本瓦葺屋顶
个建筑的主体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:由大直径承重立柱、梁、贯(横木)等结构单元以传统榫卯连接方式构成的半刚性框架结构;厚度约200mm的土墙(下方为台基、横木)构成的抗剪结构,也是结构的第二道抗侧力体系(这种多层木结构在侧力作用下主要为剪切型变形)。另外,垂壁、腰壁是为了控制立柱弯曲形变而专门设计的。平面中央的主立柱为两层贯通式,其他立柱则是立于横梁之上形成上下对应的普通形式。因此,受连
接梁尺寸的影响,立柱采用最大直径为一尺八寸(约600mm)的大直径木材。